-金沙娱场城app

 登录    注册  400-9003-922
9001诚信金沙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动态

中央又拨4000亿支持地方减税退费!专家称财政政策空间充足

发布日期:2022-05-30 15:23:53 来源: 分享:

5月27日,财政部提前向各地下达第三批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资金4000亿元。

 

今年,中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减税总量达2.64万亿元。一些地方由此面临一定的财力缺口,中央财政对此给予支持。而中央财政在正常的转移支付之外,还专门安排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共1.2万亿元。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三批转移支付4000亿元中,包括3157.85亿元的新出台留抵退税政策专项资金,以及842.15亿元的其它退税减税降费专项资金。这4000亿元将用于支持地方落实好留抵退税和其他减税降费政策,有效弥补政策性减收,缓解财政收支矛盾,促进县区财政平稳运行。

 

据了解,今年是持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第15年,同时也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用来稳经济、稳预期的第14年。

 

“在过去的14年中,稳字贯穿其中,如果说‘积极’这两个字是财政政策主基调,那么‘稳’字就是积极财政政策本身的主基调。但因为长时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同时在2020年受到疫情超预期的冲击。这种情况下,中央经济会议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可持续。财政政策不仅要保持积极的态势,同时要注重自身的可持续性,在这两者兼顾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实现积极财政政策稳经济的‘定海神针’的作用,才能为当前的宏观调控的整体创造出充足的财政空间。”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秦聪表示。

 

共有3.8万亿政策空间

 

财政部表示,此次拨付的资金列入2023年预算,库款于2022年先行单独调拨。省级财政部门要结合退付计划等及时向市县调拨库款,充分保障退税资金需求,确保基层退税操作;确保退税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兜牢兜实“三保”底线。

 

在秦聪看来,这极大地缓解了基层财政负担。

 

在他看来,2022年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进度快于去年,但4月份受到疫情冲击。不过,相信后续“稳大盘”政策的陆续出台和执行将推动我国经济复苏,在支撑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的同时也使得财政支出空间得到改善,保证今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问题不大,出现去年超收短支的可能性较小。

 

“在不借外债的情况下,我国大约有1.8万亿家底,如果把次年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算进去,我们还能够再提供2万亿的政策空间,加起来就是3.8万亿政策空间,这个基础上如果资金还不够,我们也不排除发行特别国债的可能性。因此,财政空间充足。”秦聪表示。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看来,财政空间不只是收支空间,还包括政策与改革空间,从总债务水平看,到2021年底债务率47%左右,国际公认比例60%,从总水平来看债务空间也较好。

 

“当前应该在保障底线基建发力和聚焦短板的思路下,首先做好控支的问题,同时盘活存量的财政资金,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加快转移支付拨付,保障地方支出能力。”秦聪表示。

 

从长期看,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应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完善政府机构职能,使政府“既不失位也不越位”;其次,要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在进一步提高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同时,加强地方税体系建设,确定地方主体税种,增强地方收入自主权;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体系,考虑着手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和完善专项债管理制度。

 

此外,最优的宏观调控效果一定来自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间的有机协调,短期内的政策态势还是要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边际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主。

 

特别国债仍有合理性

 

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许云霄看来, 专项债资金到位之后,相关贷款才能有序跟进,预计2022年政府发债的效应比往年更快,以助后面的投资扩张。

 

当前,监管对专项债资金使用有一些新的要求,显示政策支持基建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强。今年4月份以来,国务院各个部委会议和文件中,对于专项债资金使用提及非常多,包括合理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加大对于基建和公共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专项债配套融资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基建项目。

 

“中央对于今年基建发力的政策倾向性已经很明显,但预算收入存在一些缺口。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增长8.4%,政府性经营预算支出计划增长2.3%,整体力度比较大。但在疫情之下,预算收入在减少,年初安排的支出很多难以落实,所以发行特别国债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许云霄表示。

 

不过,他也表示,发行特别国债的主要目的不是简单地补充财力,更重要的是特别国债专款专用,审议高效,不计入赤字。尤其在疫情等重大事件冲击下,特别国债可以优先考虑作为高效的一个资金补充工具。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则提醒,特别国债第一个可以解决的关键问题还是保就业。

 

作为政府应该采取的政策,除了减退税降费,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等等一系列的措施之外,也可以给一定的补贴,帮助企业纾困解决其现金流的问题。

 

同时,按照预测,常态化的核酸检测按6-12月、6亿-8亿的人口计算,大概有6000亿-8000亿的财务成本。“今年新增加的1.5万亿的转移支付,正常是可以覆盖的,但因为现在地方财政收入不足,理论上来讲特别国债去支持一下,我们认为是更好的。”李超表示。

 

李超预测,2023年专项债提前下达也有可能性,但它重点解决的是2023年一季度的稳增长问题,不是年内稳增长问题。

网站地图